行政法律适用中利益衡量/杨亚新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04:58:23   浏览:943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行政法律适用中利益衡量

杨亚新


  行政法与民法的重要区别在于,行政法是调整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关系。行政诉讼中总要面对代表公共利益的行政机关和私人利益的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利益纠纷,法官能否很好的平衡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往往不仅关系到个案的公正,更关系到社会的价值趋向。再者,法律的适用往往不只有一个惟一的结果,需要在多种可能中作出选择。
  利益衡量方法强调个案的具体情形,因此,不可能有一种标准的,统一的模式,但利益衡量作为一种司法方法,总有其共性的东西可循。
  行政机关在执法中如果不注意运用利益衡量的方法,其行政行为可能表面上看是合法的,实际上却无法得到一般人的认同。
  在行政诉讼领域,有些制度设计也体现出利益衡量方法的运用。《行政诉讼法解释》第五十八条正是对类似情形进行利益衡量后的产物。当然,在司法实践中运用该条款,尚需慎之又慎。


北安市人民法院 杨亚新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广东省股份有限公司审计规定

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股份有限公司审计规定

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42号

《广东省股份有限公司审计规定》已经1998年6月2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第九届1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1998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促进我省股份有限公司健康发展,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维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和有关规定,结合我省
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省依法设立的国有资本占企业资本总额的50%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或国有资本比例不足50%,但是国有资产投资者实质上拥有控制权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第三条 本规定由各级审计机关在其依法管辖的范围内组织实施。
第四条 审计机关对公司的下列事项进行审计监督:
(一)公司的设立、股份发行等事项是否依法经过批准;
(二)原企业改组为公司,是否按规定清理财产、债权债务和进行资产评估、产权界定及验资;公司的国有资产有无低价折股;
(三)公司募集的股金是否按报审材料所定的投向使用;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是否真实;公司是否按规定进行利润分配;
(四)审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以下简称社会中介组织)所出具的有关公司的审计报告、验资报告和资产评估报告是否真实、合法;
(五)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由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的事项。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指定的审计事项,由审计机关进行单项审计监督。
第六条 公司法定代表人离任必须接受经济责任审计评议(简称离任审计)。对国家股股权占50%以上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的离任审计,由审计机关或内审机构参照《广东省全民所有制企业厂长(经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评议办法》执行;其他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由股东大会或监事会依
法委托社会中介组织进行离任审计。
第七条 公司分红派息方案必须在财务会计报告经过社会审计组织审查验证后制定。
第八条 公司在接受审计监督时,应如实准确地提供其财务计划、会计凭证、帐簿、报表以及与审计有关的资料,并给予协助。
第九条 公司应设立内审机构,配备内审人员。内审机构在股东大会和监事会的领导下独立开展内部审计监督工作。
第十条 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按《审计法》和《实施条例》规定的程序执行。
第十一条 审计机关在审计中发现社会中介组织、公司及其有关人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由审计机关依法处理或移交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十二条 各级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审计建议书应报送上一级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作出的审计报告应报送有审计管辖权的审计机关。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1998年8月1日起施行。



1998年6月29日

关于印发《全国建筑安全生产联络员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的函

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


关于印发《全国建筑安全生产联络员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的函



建质安函[2004]90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江苏省、山东省建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局),中央管理的建筑施工企业:

  2004年9月1日,建设部召开了全国建筑安全生产联络员第一次工作会议,现将《全国建筑安全生产联络员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印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全国建筑安全生产联络员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

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
二○○四年九月十三日

  附件:

全国建筑安全生产联络员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

  全国建筑安全生产联络员第一次工作会议于2004年9月1日在宁波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各省市建设主管部门的建筑安全生产联络员及中央管理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会议由建设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曲琦处长主持,建设部质量安全司副司长尚春明,安全处副处长姚天玮出席会议并讲了话。

  会议首先宣读了《关于公布全国建筑安全生产联络员名单的通知》(建办质[2004]50号)和《关于建立全国建筑安全生产联络员制度和印发〈全国建筑安全生产联络员工作办法〉的通知》(建办质[2004]32号)。

  安全处副处长姚天玮就建立建筑安全生产联络员制度的目的、意见及主要工作职责和内容作了讲话。姚处长指出:建立全国建筑安全生产联络员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国各地区建筑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分析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研究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对策、措施,指导、促进建筑安全工作的制度化与规范化,进一步加强信息通报和工作协调,对于推进全国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必将起到良好的作用。姚处长着重强调了建筑安全生产联络员的六项工作职责:(1)收集、整理、传递本地区建筑安全生产重要信息;(2)分析本地区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及时反馈本地区建筑安全生产动态;(3)督促本地区建筑安全事故快报、事故处罚等情况上报工作;(4)提出改进本地区或者全国建筑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意见、建议;(5)按时参加联络员会议,并向会议通报本地区安全生产形势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6)向所在单位领导汇报联络员会议精神,提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建议措施。姚处长最后要求各地联络员严格遵守工作制度,认真履行上述职责,发挥好安全生产的宣传员、信息员、服务员和督导员的作用。

  会议对联络员制度和如何进一步发挥联络员作用进行了座谈,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已见,一致认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要勇于探索,制度是保证,创新是关键。建立联络员制度不仅是质量安全司安全生产工作制度上的创新,而且对于全国各地建立政府“纵向到底”的安全监管网络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保证了安全生产信息的及时沟通,有利于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照章办事,一定要按文件规定的会议制度严格执行,不论是临时会议还是年度会议,联络员一定要参加,不能随意请假,保证会议的质量;要恪尽职守,建立安全生产联络员制度是抓好安全生产的有效抓手,要充分运用这一制度,切实履行工作职责,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要与时惧进,根据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环境、形势、存在的问题,及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适应不断变化的建筑业形势。

  尚春明副司长作了总结讲话,尚司长指出安全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的正常有效运行,有赖于信息交流的畅通,联络员制度就是为了确保安全系统信息交通的畅通,因此联络员工作很重要,一定要保证联络员工作职责的落实。由于联络员制度刚刚建立,还缺乏经验,这就要求大家共同探索,使联络员的职能更具体、更明确,以便发挥更大的作用。会上大家反映的一些问题,尤其是部门之间的协调,涉及到体制、机制的问题。建设部已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经过多次协商,做了大量的工作,并达成了初步意见,建设部将一如既往地为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共同做好全国建筑安全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