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行政法规、规章发布办法(已废止)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14:51:33   浏览:873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行政法规、规章发布办法(已废止)

国家科委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行政法规、规章发布办法

1988年12月27日,国家科委

为了提高行政法规、规章的权威性、时效性,便于为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全体公民知晓、执行和遵守。现就国家科委行政法规、规章的发布办法,修改制定如下:
一、经国务院批准,授权国家科委发布的行政法规,由委主任签署发布令。
二、国家科委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在职权范围内发布的效力及于全国的规章(规定、办法,不含政策文件和内部规章制度),由委主任签署发布令。
三、行政法规、规章发布令包括批准机关和发布机关、序号、法规或者规章名称、通过或者批准日期、生效日期和签署人等项内容。
四、行政法规经国务院批准后,由委政策法规司送交主任签署发布令。国家科委制定的规章,由起草单位送政策法规司提出审议报告,经委常务会议或者委务会议审议通过后,送交委主任签发发布令。
五、经国家科委主任签署的行政法规、规章,全文刊登《国家科委科技法制公报》、《科技日报》,国家科委不另行文。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佳木斯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佳木斯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

佳政发〔2009〕1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驻佳中省直单位:

《佳木斯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业经二○○九年六月十二日市政府第二十六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八月十一日


                佳木斯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保障被征地农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维护其合法权益,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市区内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被征地农民,是指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全部或者大部分被依法批准征收(征用),征地时具有本市市区常住农业户口的16周岁以上(含16周岁)的人员。
  第四条 土地被征收(征用)时,未转为非农业户口的被征地农民,按照本办法规定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转为非农业户口的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范围。
  第五条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市市区内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承办和管理工作。市国土资源、财政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
  第六条 参加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按照以下年龄段划分为两类人员:
  (一)男年满16周岁不满60周岁、女年满16周岁不满55周岁的,为被征地参保人员。
  (二)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及以上的(含被征地农转非人员),为被征地养老人员。
  以上年龄计算以依法批准征收(征用)土地之日为准。
  第七条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通过以下渠道筹集:
  (一)被征地农民所得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
  (二)村集体给予被征地参保人员和被征地养老人员的补助。
  (三)政府从土地出让收益中划拨给被征地参保人员和被征地养老人员的补贴。
  第八条 养老保险金的缴纳采取被征地农民、村集体和政府各承担1/3的办法筹集。
  第九条 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应当以行政村或者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办理参保手续。
  第十条 村民委员会或者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政府确定的参保人数,负责确定本村被征地农民名单,经公示报乡(镇)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审核后,送交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养老保险缴费额。
  财政部门指定市统一征地工作站按照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核定的养老保险缴费额,在已核定的土地补偿费中直接预留村集体补助的养老保险费,并存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专户。
  第十一条 被征地农民参保时,财政部门按照被征地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将政府补贴部分转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专户。
  第十二条 被征地农民个人缴纳部分由村民委员会或者村集体经济组织代收代缴。
  第十三条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由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在市财政专户存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会计、统计和内部审计等管理制度。
  第十四条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应当专款专用,全部用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侵占、挪用。
  第十五条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不敷使用时,从土地出让金收入中安排资金补足,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提出具体办法,报市人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六条 市财政、审计部门应当依法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对村民委员会或者村集体经济组织委托预留的村集体补助的养老保险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第十七条 被征地农民按征地时本市城市居民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基数,按照130%的比例,一次性缴纳10年的费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本市城市居民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变动适时调整。
  第十八条 被征地农民按规定参加养老保险的,由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居民身份证号码,为其建立缴费记录,并核发参加养老保险凭证。个人缴费、村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及相应的利息分别核算。
  第十九条 被征地参保人员,按规定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从达到规定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养老金。被征地养老人员,按规定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从缴费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养老金。
  第二十条 被征地农民领取的养老金,以领取时本市城市居民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乘以130%计发。城市居民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生变动时,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被征地农民养老金调整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一条 被征地农民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由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指定的代办机构发放。
  第二十二条 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被征地农民死亡的,参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有关规定一次性给付一定数额的丧葬补助费。
  第二十三条 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前死亡的,其个人缴费部分本息,由指定受益人或者法定继承人一次性领取,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后死亡的,其个人缴费部分本息扣除已领取的养老金,剩余部分由指定受益人或者法定继承人一次性领取,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第二十四条 被征地农民,在本办法实施前已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达到领取养老金年龄时,其按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规定计发的养老金与按照本办法规定计发的养老金合并,统一发放。
  第二十五条 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后又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其养老保险关系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缴费年限符合按月领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规定年限的,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其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总额本息,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之前年度应当缴纳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额,折算成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其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部分,计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同时终止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关系。
  (二)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缴费年限不足按月领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规定年限的,其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存储额本息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其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关系予以保留,达到领取养老金年龄时,享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
  第二十六条 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农转非被征地农民被企业聘用的,由企业到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其办理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手续。农转非被征地农民以个体劳动者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手续。
  第二十七条 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转非被征地农民,达到规定享受养老金年龄时,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及以上的,可按月领取养老金。
  第二十八条 被企业聘用的和以个体劳动者身份参保的农转非被征地农民,按规定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达到规定享受养老金年龄时,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可从参保当年起一次性缴纳以往年度的养老保险费,缴纳年限最早推算至1996年1月;一次性缴纳以往年度的养老保险费后累计缴费年限仍不满15年的,可在本人达到规定享受养老金年龄时,一次性缴纳所差年限的养老保险费。一次性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按规定记入个人账户。不按规定一次性缴纳所差年限养老保险费的,不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第二十九条 按本办法规定以个体劳动者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转非被征地农民后被企业聘用的,可以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缴费年限连续计算。
  第三十条 本办法实施前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转非被征地农民,其养老保险关系可以接续,缴费年限连续计算。
  第三十一条 已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转非被征地农民,按本办法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后,可按有关规定办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退保手续。
  第三十二条 企业及其聘用的农转非被征地农民和以个体劳动者身份参保的农转非被征地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缴费标准及享受的养老保险待遇,按照《黑龙江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省政府2004年第7号令)和《黑龙江省城镇个体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规定》(省政府2004年第8号令)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三十日后施行。




关于启用新版土地证书土地登记卡土地归户卡的通知

国家土地管理局


关于启用新版土地证书土地登记卡土地归户卡的通知
国家土地管理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土地(国土)管理局(厅),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管理局:
为加强土地管理,适应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及土地登记自动化管理的需要,依据《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土地登记规则》的规定,决定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正式启用重新修改、设计的土地证书及土地登记卡、土地归户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新版国有土地使用证、集体土地使用证和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的规格及封面颜色见样本(另发)。证书记载内容、格式和使用及填写说明详见附件。
新版集体土地所有证的记载内容及格式不变,证书规格及封面颜色作适当调整(见样本,另发)。
二、新版土地登记卡、土地归户卡的规格为16开,其记载内容、格式和使用及填写说明详见附件。
三、土地登记过程中所需的其他表、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管理部门可参照1989年颁布的《土地登记规则》规定的土地登记表、卡的种类,按新版土地登记卡的记载内容和要求,并结合本地土地登记工作的实际需要自行修改、印制。
四、启用新版土地证书、土地登记卡、土地归户卡后,各地已经颁发的原版国有土地使用证、集体土地所有证、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以及经国家土地管理局批准或备案的集体土地农业用地使用证、土地使用权抵押证明书和土地使用权承租证明书继续有效,待变更土地登记时逐步更
换。各地土地管理部门现存的上述原版土地证书可继续使用到1997年12月31日。
已经使用的原版土地登记卡、土地归户卡可在变更土地登记时逐步更换,已经印刷的空白原版土地登记卡、土地归户卡可继续使用到1997年6月30日。
五、新版土地证书由国家土地管理局或其授权的单位统一印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印制土地证书,非法印制的土地证书无效。

附件一:国有土地使用证式样

国 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有土地使用证
__国用( )字第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有土地使用证
国家土地管理局制
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县级以上
地方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使用权。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九条
国家实行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制度。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第五十九条
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由土地使用者申请,经调查审定,准予登记,发给此证。
____人民政府(印)
年 月
--------------------------------
|土地使用者| |
|-----|------------------------|
|座 落| |
|-----|------------------------|
|地 号| |图 号| |
|-----|--------|----|----------|
|用 途| |土地等级| |
|-----|--------|----|----------|
|使用权类型| |终止日期| |
|------------------------------|
| 使用权面积 | |
|---------|--------------------|
|其中共用分摊面积 | |
|------------------------------|
| | |
|填| |
| | |
|证| |
| | |
|机| |
| | |
|关| (印) |
| | 年 月 日 |
--------------------------------

--------------------------------
| 记 事 |
|------------------------------|
|日期| 内 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明边长(米)
--------------------------------
| ↑ |
| | |
| | |
| | |
| | |
| | |
| |北|
| |附 |
| |
| |图 |
| |
| |粘 |
| |
| |贴 |
| |
| |线 |
| |
| |
| |
| |
| |
| |
| 比例尺1: |
--------------------------------
注 意 事 项
一、本证是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凭证,必须由土地使用者持有。
二、凡土地登记内容发生变更及土地他项权利设定、变更、注销的,持证人及有关当事人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办理变更土地登记。本证不得用于土地使用权抵押、转让等。
三、本证记载的内容以土地管理部门土地登记卡登记的内容为准。
四、本证实行定期验证制度,持证人应按规定主动向土地管理部门交验本证。

附件二:集体土地使用证式样

国 徽
集体土地使用证
__集用( )字第 号
集体土地使用证
国家土地管理局制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它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
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由土地使用者申请,经调查审定,准予登记,发给此证。
____人民政府(印)
年 月
--------------------------------
|土地使用者| |
|-----|------------------------|
|土地所有者| |
|-----|------------------------|
|座 落| |
|-----|------------------------|
|地 号| |图 号| |
|-----|--------|----|----------|
|用 途| |土地等级| |
|-----|--------|----|----------|
|使用权类型| |终止日期| |
|------------------------------|
| 使用权面积 | |
|---------|--------------------|
|其中共用分摊面积 | |
|------------------------------|
| | |
|填| |
| | |
|证| |
| | |
|机| |
| | |
|关| (印) |
| | 年 月 日 |
--------------------------------

--------------------------------
| 记 事 |
|------------------------------|
|日期| 内 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明边长(米)
--------------------------------
| ↑ |
| | |
| | |
| | |
| | |
| | |
| |北|
| |附 |
| |
| |图 |
| |
| |粘 |
| |
| |贴 |
| |
| |线 |
| |
| |
| |
| |
| |
| |
| 比例尺1: |
--------------------------------
注 意 事 项
一、本证是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凭证,必须由土地使用者持有。
二、凡土地登记内容发生变更及土地他项权利设定、变更、注销的,持证人及有关当事人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办理变更土地登记。本证不得用于土地使用权抵押、转让等。
三、本证记载的内容以土地管理部门土地登记卡登记的内容为准。
四、本证实行定期验证制度,持证人应按规定主动向土地管理部门交验本证。

附件三: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式样


国 徽
土地他项权利
证 明 书
__他项( )字第 号
土 地 他 项 权 利
证 明 书
国家土地管理局制
为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保护土地他项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由土地他项
权利人申请,经调查审定,准予登记,发给此证。
(发证机关章)
年 月
--------------------------------
|权利人 | |
|----|-------------------------|
|义务人 | |
|----|-------------------------|
|座 落| |
|----|-------------------------|
|地 号| |图 号| |
|----|---------|-----|---------|
|权属性质| |使用权类型| |
|----|-------------------------|
| | |
|他项权利| |
| | |
|种 类| |
| | |
|及范围 | |
| | |
|----|-------------------------|
|设定日期| |
|----|-------------------------|
|权利顺序| |
|----|-------------------------|
|存续期限| |
--------------------------------
注 意 事 项
一、本证是土地他项权利的法律凭证,必须由土地他项权利人持有。
二、本证记载的内容以土地管理部门土地登记卡登记的内容为准。
三、凡土地他项权利设定、变更、注销的,土地他项权利人及义务人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共同申请办理变更土地登记。

附件四:土地归户卡式样

土 地 归 户 卡
编号:
-----------------------------------------
|权利人 | |单位性质| |
|----|----------------------------------|
|通讯地址| |
|---------------------------------------|
|序号|日期|地 号|图 号| 座 落 |权属性质|用 途|面 积|经办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面积单位:

附件五:土地登记卡式样

土 地 登 记 卡
单位:平方米(公顷)、元(万元)
----------------------------------------
|地 号| |图 号| |宗地面积| |
|-----|------|----|--------------------|
|用 途| |座 落| |
|-----|------|----|--------------------|
| 权属性质| |权利人 | |
|-----|------|----|--------------------|
| 单位性质| |通讯地址| |
|-----|------|----|--------------------|
|使用权类型| |终止日期| |土地证号| |
|-----|------|----|------|----|--------|
| 调查表号| |审批表号| |归户卡号| |
|-----|------|----|------|----|--------|
| 土地等级| |标定地价| |申报地价| |
|-----|------|----|------|----|--------|
|建筑容积率| |建筑密度| |建筑限高| |
|------------|-----------|-------------|
|建筑物占地面积| |建筑物类型| |申报建筑物权属| |
|--------------------------------------|
|土地权属来源 | |
|证明文件类型、| |
|编号、日期 | |
----------------------------------------
土 地 登 记 卡 续 表
-------------------------------------
|序 号|日 期| 登记的其他内容及变更登记事项 |经办人|审核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共 用 宗 使 用 权 登 记
地号 土地登记卡附页1
-------------------------------------------
|序| |土 地|单位| | |使用权|独用|共用面积| |
| |日期| | | 通 讯 地 址 |用途| | |---------|
|号| |使用者|性质| | |面 积|面积|其中共用分摊面积 |
|-|--|---|--|---------|--|---|--|---------|
|1|2 | 3 |4 | 5 |6 | 7 |8 |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面积单位:
----------------------------------------------
|序 |申 报| 建 筑 物 |审 批|归 户| | | |
| | |------------| | |土地证号|经 办 人|审 核 人|
|号 |地 价|类型|占地面积|申报权属|表 号|卡 号| | | |
|--|---|--|----|----|---|---|----|-----|-----|
|10|11 |12| 13 | 14 |15 |16 | 17 | 18 | 1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六:土地登记卡、土地归户卡、土地证书的使用及填写说明
一、土地登记卡
1、土地登记卡由土地登记卡主卡、土地登记卡续表和共用宗使用权登记卡三部分组成。
2、土地登记卡以宗地为单位填写。
(1)土地权利人独自拥有或使用一宗土地的,土地登记时,在土地登记卡主卡上进行登记,登记的其他内容在土地登记卡续表上进行登记。
(2)两个以上土地权利人共同使用一宗土地的,土地登记时,宗地及土地权利状况在土地登记卡主卡上进行登记,各土地权利人的状况在共用宗使用权登记卡上进行登记,登记的其他内容在土地登记卡续表上进行登记。
(3)宗地进行第一次登记时,除在土地登记卡主卡上进行登记外,无论有无登记的其他内容均须在土地登记卡续表序号、日期栏内分别填写登记顺序号1及批准登记时间,并由经办人、审核人签字。
(4)土地登记卡登记的内容发生变更或设定、变更以及注销土地他项权利的,在土地登记卡续表上进行登记。但土地登记卡主卡中地号、图号、宗地面积发生变更的,须更换土地登记卡。
二、土地归户卡
土地归户卡以土地权利人即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为单位,按宗地填写。土地权利人在同一县级行政区范围内拥有、使用两宗以上土地的,应当填写在同一土地归户卡上。
三、土地证书
1、土地所有证和使用证以宗地为单位填写。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一宗土地的,应当分别填写土地使用证。
2、土地使用证中用途、终止日期栏目内容发生变更以及设立、变更、注销土地他项权利的,变更土地登记后在证书记事栏进行记录,但记录不能超过三次。土地使用证上其他内容变更的,须更换土地证书。
3、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以土地他项权利人为单位填写。同一土地他项权利人拥有不同宗地上的土地他项权利,或者在同一宗地上拥有两个以上不同类型土地他项权利的,应分别填写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
四、填写说明
-----------------------------------
|栏 目| 填 写 内 容 |
|----|----------------------------|
|地 号|地籍调查中的地籍编号,即宗地的编号。 |
|----|----------------------------|
|图 号|宗地所在地籍图的图幅号。 |
|----|----------------------------|
|宗地面积|宗地土地面积。 |
|----|----------------------------|
|用 途|填写宗地的主要用途。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 |
| |规程》进行调查的,填写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一级 |
| |类型;按《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进行调查的,填写城 |
| |镇土地分类的二级类型(未设二级类的填一级类)。 |
|----|----------------------------|
|座 落|宗地所在地的名称。 |
|----|----------------------------|
|权属性质|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或集体土地使用 |
| |权。 |
|----|----------------------------|
|权利人 |国有土地使用者、集体土地所有者或集体土地使用 |
| |者名称。 |
| |《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本栏为土地他项权利人名 |
| |称。 |
| |共用宗时,土地登记卡主卡本栏填写一个权利人名 |
| |称及权利人总个数。 |
-----------------------------------
-----------------------------------
|栏 目| 填 写 内 容 |
|-----|---------------------------|
|单位性质 |行政事业单位填写行政、事业,企业单位按国家统 |
| |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经济类型划分的 |
| |暂行规定》填写国有、集体、私营、外资、港澳台、 |
| |联营、股份制、个体或其他。 |
| |个人住宅填写个人。 |
| |共用宗时,土地登记卡主卡本栏不填。 |
|-----|---------------------------|
|通讯地址 |权利人的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共用宗时,土地登 |
| |记卡主卡本栏不填。 |
|-----|---------------------------|
|使用权类型|使用权类型是指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与土地的权 |
| |属性质相对应。国有土地使用权填写划拨、出让、 |
| |入股或租赁;集体土地使用权按具体取得方式填写 |
| |荒地拍卖、批准拨用宅基地、批准拨用企业用地、 |
| |农用地承包、集体土地入股等。 |
|-----|---------------------------|
|终止日期 |土地使用权使用期限的终止时间。未明确土地使用 |
| |期限的,本栏不填。 |
|-----|---------------------------|
|土地证号 |土地权利人持有的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证书号码。 |
| |共用宗时,土地登记卡主卡本栏不填。 |
|-----|---------------------------|
|调查表号 |宗地地籍调查表的编号。 |
-----------------------------------

-----------------------------------
|栏 目| 填 写 内 容 |
|-----|---------------------------|
|审批表号 |土地权利人土地登记审批表的编号。共用宗时,土 |
| |地登记卡主卡本栏不填。 |
|-----|---------------------------|
|归户卡号 |土地权利人所在土地归户卡的编号。共用宗时,土 |
| |地登记卡主卡本栏不填。 |
|-----|---------------------------|
|土地等级 |土地管理部门评定的宗地的土地等级。 |
|-----|---------------------------|
|申报地价 |土地权利人在申请土地登记时申报的交易地价。 |
| |共用宗时,土地登记卡主卡本栏不填。 |
|-----|---------------------------|
|建筑容积率|宗地上的建筑总面积与宗地面积之比。 |
|-----|---------------------------|
|建筑密度 |宗地上的建筑物占地面积与宗地面积之比。 |
|-----|---------------------------|
|建筑限高 |允许建筑物的最高高度。 |
|-----|---------------------------|
|建筑物 |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共用宗时,土地登记卡主卡 |
|占地面积 |本栏不填。 |
|-----|---------------------------|
|建筑物类型|填写楼房、平房等。共用宗时,土地登记卡主卡本 |
| |栏不填。 |
-----------------------------------
-----------------------------------
| 栏 目 | 填 写 内 容 |
|------|--------------------------|
| 申报建筑 |申报人认定的建筑物所有权。共用宗时,土地登记 |
| 物权属 |卡主卡本栏不填。 |
|------|--------------------------|
|土地权属来 |取得土地权利的证明文件。类型填写取得土地权利 |
|源证明文件 |证明文件的种类及文件标题。编号填写证明文件的 |
|类型、编号、|编号。日期填写证明文件(批准文件)的签署(发 |
|日期 |文)时间。 |
|------|--------------------------|
|登记的其他 |一、登记的其他内容填写: |
|内容及变更 |1.土地分类面积。宗地含多种土地用途,且各种土 |
|登记事项 | 地用途能计算出面积的,填写土地分类面积。 |
| |2.集体土地所有者名称。土地权属性质为集体土地 |
| | 使用权的,填集体土地所有者名称。 |
| |3.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文件。共用宗时,填写各权利 |
| | 人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文件类型、编号、日期。 |
| |4.土地他项权利。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登记时已设 |
| | 定土地他项权利的,填写他项权利来源证明文件 |
| | 的类型、编号、日期,他项权利种类、权利人、 |
| | 内容、范围、设定日期、权利顺序、存续期限。 |
-----------------------------------

-----------------------------------
|栏 目| 填 写 内 容 |
|-----|---------------------------|
| |5.土地登记卡附页1页数 |
| |二、变更登记事项填写: |
| | 填写变更土地登记类型、内容及相关证明文件的 |
| | 类型、编号、日期。变更土地登记为土地他项权 |
| | 利登记时,按登记的其他内容第4条规定的内容填 |
| | 写。 |
|-----|---------------------------|
|使 用 权|土地使用者在一宗地内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面积, |
| |共用宗的为独用面积与共用分摊面积之和,非共用 |
|面 积|宗的为宗地面积。 |
|-----|---------------------------|
|独用面积 |土地权利人在共用宗内独自使用的土地面积。 |
|-----|---------------------------|
|共用面积 |共用宗中,各土地权利人共同使用的土地面积。 |
|-----|---------------------------|
|其中共用 |共用宗时,各土地权利人在共用面积内分摊到的土 |
|分摊面积 |地面积。 |
|-----|---------------------------|
|义 务 人|土地他项权利义务人是指设定土地他项权利宗地的 |
| |土地使用者。 |
|-----|---------------------------|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