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创新奖奖励办法(废止)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1 09:17:11   浏览:807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文化部创新奖奖励办法(废止)

文化部


文化部关于发布《文化部创新奖奖励办法》的通知


文教科发[2004]8号
为在文化艺术领域大力倡导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积极引用现代科学技术,鼓励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热情,使创新活动渗透到文化艺术生产、流通、服务和管理等各个环节,促进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和发展,特制定《文化部创新奖奖励办法》。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二○○四年三月二十九日


文化部创新奖奖励办法


第一条 为在文化艺术领域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鼓励和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促进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结合文化系统的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文化部创新奖的评审、授予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三条 文化部创新奖每二年评审一次。

第四条 文化部创新奖每届奖励项目总数不超过15项,对其中特别优秀的项目授予特等奖,特等奖项目不超过2项。

第五条 文化部创新奖由文化部颁发奖状、奖金和证书。

文化部创新奖特等奖项目每项奖金为3万元。

文化部创新奖项目每项奖金为1万元。

第六条 文化部创新奖授予在下列文化艺术实践中以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实施创新,为推动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一)在艺术创作与演出中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创造新的表现形式和积极探索新的表现手法,增强艺术表现力。

(二)在提供优质文化服务中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实施创新,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运营效率和水平。

(四)在艺术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水平。

(五)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与高新技术结合,提升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文化产品的多层次增值和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第七条 本办法是针对完整文化创新实践过程的一种奖励,按项目指导思想的创新性和科学性,与文化工作结合紧密程度和产生的作用,取得的社会或经济效益及借鉴推广应用价值四个条件进行综合评定。

(一)创新奖项目应有一套相对完整的科学理论、科学方法作指导,将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创造性地应用在文化工作中,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应用价值。

(二)特等奖项目应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科学方法作指导,将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创造性地应用在文化工作中,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借鉴和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第八条 文化部科技主管部门负责文化部创新奖评审的组织工作。

第九条 文化部设立文化部创新奖评审委员会负责具体评审工作。评审委员会由文化部有关部门领导和相关专家组成。

(一)评审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人,委员若干人,并设若干专业评审组。

(二)评审委员会委员实行聘任制,每届任期四年。

(三) 评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评审办公室)设在文化部科技主管部门,负责办理日常工作。

第十条 文化部创新奖的项目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主管部门推荐;文化部直属单位可直接推荐本单位的项目。

第十一条 推荐单位推荐项目和完成人时,应征得完成单位和完成人的同意,并填写《文化部创新奖推荐书》(见附件),提供有效的证明和评价材料。推荐书及有关材料应当完整、真实、可靠。

推荐项目完成单位是指在项目策划、实施或推广等工作中提供必要条件,直接完成项目的基层单位。两个以上单位共同完成的项目,主持单位为第一完成单位。

推荐项目完成人是指对该项目完成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人员。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推荐为项目完成人:

(一)提出和确定总体方案设计的;

(二)直接参与项目策划、实施或推广过程并对解决疑难问题作出贡献的。

推荐项目完成人的限额为:特等奖15人,创新奖10人。

第十二条 推荐单位应当在奖励年度6月30日前向文化部创新奖评审委员会推荐本年度项目,逾期不予受理。

第十三条 评审办公室对受理的推荐项目进行形式审查,并为每个项目确定3名主审员负责主审。主审员在收到主审项目材料后,应当认真审查,在评审会前提出评审意见,并负责在专业评审组审议时介绍该项目情况;对不能主审的项目应当及时向评审办公室提出,由评审办公室处理。

第十四条 评审委员会依照下列规定评审:

(一)各评审专业组以会议方式或由文化部科技主管部门组织具有评审资格的专家以书面方式进行,产生初评结果。

(二)评审委员会以会议方式对初评结果进行评审,以记名投票表决产生最终评审结果。

(三)评审委员会的评审会议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员参加,票数超过实到评委半数以上,评审结果有效。

第十五条 文化部创新奖评审实行回避制度,作为被推荐项目的主要完成人的评委,评审与其有关的项目时应当回避;投票不记入实到评委人数。

第十六条 参加评审的项目,完成单位可派完成人赴现场答辩。

第十七条 文化部科技主管部门对评审结果进行审核后报文化部批准并公示。

第十八条 对已公示的获奖项目如有异议,应当自公示之日起一个月内向评审办公室提交异议书。

异议书应当写明项目名称、事实理由等事项,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并写明自己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

凡涉及完成人、完成单位所完成项目的创新性、有效性等,以及推荐书填写不实所提出的异议,由评审办公室在收到异议书后一个月内会同该项目推荐单位协商提出处理意见报评审委员会裁决。

评审办公室负责将评审委员会裁决结果通知异议方、完成单位和完成人。

第十九条 弄虚作假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奖励的,由文化部科技主管部门报文化部批准后撤消奖励,追回奖状、证书及奖金。

第二十条 参与文化部创新奖评审活动的评委和有关工作人员在评审活动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一经发现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文化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4年3月29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重申有关规定,在学校开展不吸烟活动的通知

国家教育委员会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重申有关规定,在学校开展不吸烟活动的通知

1990年5月30日,国家教委


今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三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青少年不要吸烟”。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吸烟不仅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为了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特重申《中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中关于中小学生“不吸烟”、大学生“不在禁烟区吸烟”的规定,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宣传教育并积极开展不吸烟活动。
1.要提高认识,把控制学生吸烟作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大事纳入学校工作计划。
2.认真贯彻执行《中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严禁中小学生吸烟,积极劝阻大学生吸烟,严禁大学生在禁烟区吸烟。
3.要有计划地采用各种形式,尤其要利用每年的“世界无烟日”,对学生进行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教育,开展不吸烟活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习惯。
4.在控制吸烟活动中,教师要以身作则,积极戒烟;教师不得在有学生参加的教育、教学活动场所吸烟。
5.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禁烟区,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加强管理。


铜川市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暂行办法

陕西省铜川市人民政府


铜川市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暂行办法


(1999年11月16日铜川市人民政府令第21号发布)


第一条 为了加快住房社会化、商品化、私有化进程,解决职工个人购买自用住房资金不足,维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住房公积金贷款主要来源是铜川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按照房改政策规定归集的职工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由受委托银行按有关规定负责办理。
第三条 凡在本市辖区范围内已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单位职工,按规定连续3年以上足额交缴住房公积金,经市房改办批准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安居工程)或以完全成本价购买公有住房,符合下列条件的可向指定银行提出借款申请。
(一)、属于中低收入者,自筹资金达到房价款加30%以上;
(二)、购房合同或建房协议已经生效;
(三)、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和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四)、有贷款方认可的资产作为抵押或质押,或有足够代偿能力的单位或个人作为保证人;
(五)、贷款人规定的其他必要条件。
第四条 借款人提出贷款申请时应提供下列有关资料:
(一)、有效身份证件;
(二)、住房公积金缴存证明;
(三)、单位出据的有关借款人的职业及收入情况证明;
(四)、符合规定的购买住房合同意向书、协议或文件;
(五)、抵押物或质押物清单,权属证明及有处分权人同意抵押或质押的证明,有权部门出具的抵押物估价证明,保证人同意担保的书面文件和保证人的资信证明;
(六)、贷款人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或资料。
第五条 住房公积金贷款一般由职工所在单位统一办理。经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审核,并出具贷款证明后,由指定银行办理贷款业务。
第六条 贷款额度按职工家庭成员已缴住房公积金总额的3倍以内确定,最高不超过3倍。
第七条 购买新建住房贷款期限不得超过30年,购买旧房的贷款期限不得超过10年。在已确定的贷款期限内提前归还贷款本息的,按实际贷款期限计算利息。
第八条 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5年以下(含5年)按年利率4·14%执行;5年以上按年利率 4·59%执行。如遇国家利率调整,从下年度1月1日起按新的利率执行。
第九条 借款合同签订后,银行应在3 日内将所借款以转帐方式划入借款人单位购房帐户。
第十条 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实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利随本清;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的,按月归还贷款本息。
第十一条 住房公积金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实行合同利率。遇法定利率调整,不分段计息;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的遇法定利率调整,于下年初开始,按相应利率档次执行新的利率规定。
第十二条 借款人须以所购自用住房或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财产和有价证券作为抵押物或质押物,与贷款人签订书面抵押合同或质押合同,并按规定办理相关的登记手续。
第十三条 借款人以房屋作为抵押的,在合同签订前需办理房屋财产保险,保险期限应不少于贷款期限;抵押期内,保险单由贷款人保管。
第十四条 抵押合同自抵押物登记之日起生效,至借款人还清全部贷款本息终止。在抵押期内,借款人对设定的抵押财产必须妥善保管,负有维修、保养、保证完好无损的责任,并接受贷款人的监督检查。在抵押期届满之前,贷款人不得擅自处分抵押物。
第十五条 质押合同中,属动产质押的,自质物移交于质权人占有生效;属权利质押的,自权利凭证交付之日起生效,其中按规定须向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的,自登记之日起生效。质押合同至借款人还清全部贷款本息时终止。对设定的质物,在质押期届满之前,贷款人不得擅自处分。质押期间,质物如有损坏、遗失,贷款人应承担责任并负责赔偿。
第十六条 借款人不能足额提供抵押或质押,或以购买自用住房作为抵押物而未办理财产保险的,应有贷款人认可的第三方提供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保证人是法人的,必须具有代为偿还全部贷款本息的能力,且在银行开立有存款帐户。保证人为自然人的,必须有固定经济来源,具有足够代偿能力,并且在贷款银行存有一定数额的保证金。
第十七条 保证人与债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保证合同。保证人发生变更的,必须按照规定办理变更担保手续。未经贷款人认可,原保证合同不得撤销。
第十八条 借款合同需要变更的,必须经借、贷双方协商同意,并依法签订变更协议。
第十九条 借款人在还款期限内死亡、失踪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其财产合法继承人继续履行借款人所签订的借款合同。若借款人无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或其法定继承人、受遗赠人拒绝履行借款合同的,贷款人有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处分抵押物或质物。
第二十条 处分抵押物或质物,其价款不足以偿还贷款本息的,贷款人有权向债务人追偿;其价款超过应偿还部分,贷款人应退还抵押人或出质人。
第二十一条 保证人失去担保资格和能力,或发生合并、分立或破产时,借款人应变更保证人并重新办理担保手续。
第二十二条 借款合同发生纠纷时,借、贷双方应及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依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三条 借款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贷款人按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的有关规定,对借款人追究违约责任:
(一)、借款人不按期归还贷款本息的;
(二)、借款人提供虚假文件或资料,已经或可能造成贷款损失的;
(三)、未经贷款人同意,借款人将设定抵押权或质押权财产或权益拆迁、出售、转让、赠与或重复抵押的;
(四)借款人擅自改变贷款用途,挪用贷款的;
(五)借款人拒绝或阻挠贷款人对贷款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
(六)借款人与其他法人或经济组织签订有损贷款人权益的合同或协议的;
七、保证人违反保证合同或丧失承担连带责任能力,抵押物因意外损毁不足以清偿贷款本息,质物明显减少影响贷款人实现质权,而借款人未按要求落实新保证或新抵押(质押)的。
第二十四条 住房公积金贷款不得用于购买豪华住房。城镇职工建造、翻建大修自用住房贷款,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市住房制度改革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