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关于正确适用地方性交通法规防止不适当处罚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09:05:53   浏览:960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关于正确适用地方性交通法规防止不适当处罚的通知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关于正确适用地方性交通法规防止不适当处罚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交通管理处、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各级公安机关十分重视加强道路交通管理法制建设,不少省、市、区制定了实施《条例》的办法及其它交通管理法规,对于维护交通秩序,预防交通事故,保障交通安全与畅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各地还加强了交通法规宣传和对交通民警的培训工作,增强了公民的守法意识,干警的执法水平也有提高。但是,由于各省、市、区的法制建设发展不平衡,地方性法规在内容、要求上有差异,有的法规某些规定适用范围不明确,造成外地车辆、驾驶员因不了解途经地交通法规而被罚款。最近,不少群众来信、来访反映这方面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也对此提出了批评、建议。为了避免发生类似问题,维护交通法规的统一性、严肃性,保护群众的合法利益,促进全国道路交通网络的安全畅通,特作如下通知:

一、各地在制定实施《条例》的办法和其它道路交通法规时,应按照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法制局《关于制定〈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若干问题的意见》([88]公交管第34号),本着促进全国道路交通的统一管理,保障全国道路交通的安全与畅通的原则,既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又要防止相互冲突,既要坚持从严管理,又要便利运输、方便群众,凡是全国性道路交通管理法规没有规定,各地自行增加的对车辆及驾驶员的特殊要求,如在车门上喷字标明单位、在车厢两侧喷写交通安全口号、汽车单车安装防护网、禁止出租汽车挂窗帘或太阳膜等,应写明该条款只适用于本地和在本地长期居住的外地人员及其使用的车辆。已经发布实施的法规没有写明的,可通过解释或补充通知等方式解决。采取有关秩序管理措施时,如规定某些路段禁行、单行、限速、限载、禁止鸣喇叭等,应使用交通标志、标线或配合文字规定使用交通标志、标线,以便过往车辆和人员遵守;对于违章驾驶员给予处罚,也要有根有据,使之心服口服。

二、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和对民警进行法制教育。过境车辆较多的省、市、区,可在主要入境路口和主干线设立一些宣传点,印制一些宣传材料,主动向过往车辆驾驶员宣传《条例》和当地的交通管理规定。所有公安交通检查站都要承担宣传交通法规的任务。各级领导要经常教育、督促和检查民警学习国家和地方的交通法规,牢记法规和基本原则和内容,树立交通管理为运输服务,为每一个交通参与者服务的思想,努力做到既严格执法,又区别情况,合理合法,文明礼貌。

三、加强省、市、区之间的横向联系和互相配合,及时总结交流经验。今后各地采取限制过境车辆的交通管理措施时,应事先通报相邻省、市、区公安厅、局交通管理部门。对于经过实践证明切实可行的做法,认为应当在全国实行的,请及时报告我局。各地颁布的实施《条例》的办法以及经省、市、区人大或政府批准发布的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请报送我局备案。

以上通知,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一九八九年五月十五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废止《汕头经济特区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的决定

广东省汕头市人大常委会


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汕头经济特区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的决定


(2004年12月30日汕头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汕头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废止《汕头经济特区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的议案。会议决定:废止1998年4月21日汕头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一次会议通过的《汕头经济特区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

本决定自2005年1月10日起施行。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实施进口植物种苗指定入境口岸措施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实施进口植物种苗指定入境口岸措施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质检动函〔2010〕146号


各直属检验检疫局:
  为有效防范外来有害生物随进口植物种苗传入扩散,保护我国农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安全,参照国际通行做法,经与农业、林业部门协商,2009年总局发布了《关于进口植物种苗指定入境口岸措施的公告》(2009年第133号),自2010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现就实施进口植物种苗指定入境口岸措施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行进口植物种苗指定入境口岸措施是今年总局重点工作之一,是防范外来有害生物传入的重要措施。请各局务必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遵照公告规定,认真贯彻实施。

  二、自2010年4月1日起,进境植物种苗一律从总局公布的指定口岸入境,其他口岸检验检疫机构不得受理进境植物种苗检疫审批、备案、报检。各局应主动向相关企业推荐就近指定口岸进口植物种苗,并做好宣传与解释工作。

  三、各局要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加强进境植物种苗检验检疫和后续监管工作。
  (一)严格检疫审批及备案。各局应指导相关企业和单位按照指定口岸名称,准确填写进口植物种苗及栽培介质检疫审批申请,并要求进口企业至少在植物种苗进境前10天,按规定办理检疫审批单备案手续。
  (二)加强口岸检疫及处理。各局要加强进境植物种苗现场查验、实验室检测,不断提高疫情检出率,并依法采取退运、销毁、有效除害处理等措施。
  (三)强化后续监管。各局要结合进境植物种苗风险特点,制定隔离等后续检疫监管工作方案,加强疫情监测与防控。需要隔离检疫的,首先要对相应隔离圃进行考核认可。针对隔离种植的,口岸所在地直属局应与隔离种植地直属局加强沟通和配合,严格落实准调入函制度,及时通报交流口岸查验、实验室检测及后续监管等情况,共同采取措施防范外来有害生物传入扩散。
  (四)加强能力建设。各局要会同相关方面,进一步优化进境种苗指定口岸查验现场、除害处理设施、隔离条件,不断提高检测、鉴定及除害处理技术水平,并积极参与相关技术培训、能力验证测试等活动。

  四、总局对指定入境口岸实施动态调整,具体措施如下:
  (一)对有贸易需求、且认为达到进口植物种苗指定入境口岸条件和专业技术要求(见附件),各局可在每年7月1日前向总局推荐进境种苗指定口岸。总局将组织专家集中考核评估,符合条件的增加到指定入境口岸名单中。
  (二)总局将对指定口岸进口种苗检验检疫工作进行考核,建立与完善工作质量举报、通报制度。指定口岸出现设施条件及检验检疫资源配置弱化、检出率低、工作质量不达标等问题,总局将视情况暂停或取消其进口植物种苗指定入境口岸资格。

  五、2010年4月1日前已获得进境植物检疫审批许可,且确需从未被指定口岸入境的植物种苗,经有关局制订严格检验检疫工作方案,并报总局批准同意后,可作为过渡措施安排进口。

  六、各局要加强对辖区内指定口岸进境植物种苗检验检疫工作的监督与检查。每年1月10日、7月10日前,要向总局报告指定口岸进口植物种苗检验检疫情况及分析报告,重大情况要及时报告。
  联系方式:总局动植司植检处
  电话:82261664、1907 传真:82260157
  Email:zhijc@aqsiq.gov.cn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五日


  附件:

  进口植物种苗指定入境口岸条件和专业技术要求



  一、现场查验人员及场所
  1. 人员:口岸检验检疫机构配备有与日常进口业务量相适应的植检专业人员,至少3名。
  专业人员应具备植物保护、森林保护等植物检疫相关专业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且有3年以上植物检验检疫工作经验。
  专业人员熟悉进境种苗检疫法规和相关标准,掌握进境种苗现场检疫操作规程。
  2. 场地设施:查验场地固定,光线充足,具有能满足进境种苗现场检查的查验设施和取样设备。应安装电子视频监控系统,可对查验的整个过程进行录像。
  具备固定的除害处理场地、处理设施,口岸检验检疫机构配有常用的药剂、器械及其贮藏场所,具有检验检疫机构认可资质的熏蒸队伍。

  二、植物检疫实验室
  指定口岸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应具备或依托具有一定条件的专业植物检疫实验室。实验室与查验场地距离应不超过1.5小时车程。
  1. 实验室资质:从事种苗检测的实验室应通过国家认监委CNAS认可评审,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
  具备开展昆虫、真菌、病毒、细菌、线虫、杂草等检测业务的资格,具有对真菌、病毒和细菌等开展分子生物检测的能力,通过认证的有害生物检测鉴定项目可以满足进口植物种苗相应检测鉴定要求。
  2. 检测鉴定人员:应配备与承担检测鉴定业务相适应的进境植物种苗实验室检测鉴定人员,至少5名。
  检测鉴定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植物种苗有害生物常规形态学检测鉴定能力,具有3年以上植物检疫工作经验,或具有植物检疫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历。
  应特别具有从事真菌、病毒、细菌、线虫等病害的专门检测人员,并掌握运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3. 仪器设备:实验室应具有常规形态鉴定所需仪器设备,主要包括生物显微镜、体视显微镜、超净工作台、振荡培养箱、人工气候培养箱、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锅、冰箱、离心机、电子分析天平等;同时还要具备开展分子生物学检测的常规仪器设备,主要包括PCR仪、荧光PCR仪、高速离心机、酶标仪、核酸蛋白仪、核酸浓缩仪、超低温冰箱(-80℃)、凝胶成像系统、电泳仪等。

  三、隔离场圃
  口岸附近1.5小时车程内具有通过资质认可的国家、专业或地方隔离检疫圃,具备对进境种苗进行隔离检疫的条件。

  四、其他
  符合总局规定的其他要求。